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19 21:49: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说到《白头吟》,其中的一句佳句可谓是流传至今,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卓文君。卓文君不仅是有才,也是一位貌美的女子,尤其擅长鼓琴,她和汉代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到如今还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她也有很多佳作流传后世,像提到的《白头吟》,还有《诀别书》《怨郎诗》都非常有名,数字式的《怨郎诗》也是最后让知命之年的司马相如回心转意的一首佳作。
卓文君十六岁就嫁人了,后来因为丈夫去世,于是不得不回到娘家住。有一次,卓家大请宴席,司马相如就在其中,得知卓家有女卓文君,在酒劲正酣时机,司马相如便弹奏了一首《凤求凰》,以对文君表达内心的感情。
这使卓文君心中非常欢喜,她躲在门缝后面偷偷的看司马相如,这一见,就钟情了,心里是按捺不住的爱慕。随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不顾父亲的百般阻挠,卓文君凭借自己对追求爱情坚定不移的向往,在夜间之时逃出卓府,毅然决然的跟随着司马相如私奔了。当时司马相如还是个穷书生,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过得是非常清苦。可是这两个人有着自己对爱情的诠释,即便生活艰难,他们的感情却相当稳固。
可是,在司马相如被举荐做了官之后,常常待在京城,看遍了京城里的如烟美人,并且官场上也算是如鱼得水,因此,就不归家的他竟然萌发了纳妾的意图。曾经共患难的两个人,曾经陪着他度过那段难捱的日子的卓文君,就这样渐渐被他忘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没有归家。这让卓文君心如刀绞,她独守空房,夜夜期盼丈夫能够早日回来,等来的却是一场空。
终于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信中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完信后,不觉已潸然泪下,泪流满面,一行数字里偏偏少了一个数字,那就是“亿”,司马相如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在暗示卓文君,他对卓文君已无意了。卓文君十分哀伤,于是回了他一首《怨郎诗》,这首诗也是卓文君的代表作数字诗,全诗感情甚笃,思念尤深,爱恨交织,却又无可奈何。司马相如看完了这封信之后,后悔万分,也非常羞愧,从此再无心谈及纳妾之事。
卓文君无疑是聪明的,对司马相如也是深情的,她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守护住了自己苦尽甘来的爱情。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世俗里的一段爱情佳话。
-
- 杨万里是怎么死的?宋朝诗人杨万里简介
- 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