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值得学习?揭秘司马相如曾想出轨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19 21:49: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说到《白头吟》,其中的一句佳句可谓是流传至今,那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首诗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女卓文君。卓文君不仅是有才,也是一位貌美的女子,尤其擅长鼓琴,她和汉代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到如今还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她也有很多佳作流传后世,像提到的《白头吟》,还有《诀别书》《怨郎诗》都非常有名,数字式的《怨郎诗》也是最后让知命之年的司马相如回心转意的一首佳作。
卓文君十六岁就嫁人了,后来因为丈夫去世,于是不得不回到娘家住。有一次,卓家大请宴席,司马相如就在其中,得知卓家有女卓文君,在酒劲正酣时机,司马相如便弹奏了一首《凤求凰》,以对文君表达内心的感情。
这使卓文君心中非常欢喜,她躲在门缝后面偷偷的看司马相如,这一见,就钟情了,心里是按捺不住的爱慕。随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不顾父亲的百般阻挠,卓文君凭借自己对追求爱情坚定不移的向往,在夜间之时逃出卓府,毅然决然的跟随着司马相如私奔了。当时司马相如还是个穷书生,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过得是非常清苦。可是这两个人有着自己对爱情的诠释,即便生活艰难,他们的感情却相当稳固。
可是,在司马相如被举荐做了官之后,常常待在京城,看遍了京城里的如烟美人,并且官场上也算是如鱼得水,因此,就不归家的他竟然萌发了纳妾的意图。曾经共患难的两个人,曾经陪着他度过那段难捱的日子的卓文君,就这样渐渐被他忘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没有归家。这让卓文君心如刀绞,她独守空房,夜夜期盼丈夫能够早日回来,等来的却是一场空。
终于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信中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完信后,不觉已潸然泪下,泪流满面,一行数字里偏偏少了一个数字,那就是“亿”,司马相如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在暗示卓文君,他对卓文君已无意了。卓文君十分哀伤,于是回了他一首《怨郎诗》,这首诗也是卓文君的代表作数字诗,全诗感情甚笃,思念尤深,爱恨交织,却又无可奈何。司马相如看完了这封信之后,后悔万分,也非常羞愧,从此再无心谈及纳妾之事。
卓文君无疑是聪明的,对司马相如也是深情的,她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守护住了自己苦尽甘来的爱情。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世俗里的一段爱情佳话。
-
- 痴人王安石:吃鱼饵,食獐肉
- 北宋仁宗朝时,王安石担任知制诰,有一年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在皇宫內苑举行的钓鱼筵。宋仁宗和诸位宰臣公卿围着池水团团而坐。宦官把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