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百科

伴娘

本文作者:四库百科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25 10:22:0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拼音:Bàn Niáng (Ban Niang)

英文:bridesmaid

伴娘(bridesmaid)是保护新娘的人体盾牌,为了混淆视听,她与新娘穿着相仿,以防恶人掳走新娘。顾名思义,伴郎伴娘就是新人的陪伴和代表。

伴娘的由来

 旧时嫁女,讲究选择合适的年轻女作为伴娘送往婆家。这伴娘也叫"送女客",有严格的条件:除了年轻,还要美貌,还须生过儿子,要在同辈人中找寻,先在本家本族中找寻。还不能够是再婚者。叫做"全美人",或者"全合人",意指十全十美,图的是出嫁的女儿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有的在找寻到这样的人选后,还要再给她算算命,看有无妨碍。这中间自然包含了一些过时的观念,但无论如何,女儿出嫁总是一件大事,实在也马虎不得。

伴娘的传说

据说在中世纪的古罗马,可以办大型婚礼的通常都是富贵人家,为了防止坏人有机可乘,对新人不利。这些家庭就会请一班杀手或者保镳,装扮成与新郎新娘一样,混淆视听,令匪徒无机会下手。而一直以来,女被诅咒说做三次伴娘就嫁不出。

原来都与罗马的传统有关系。以前巫术盛行,巫师就会连伴娘也不放过。据说接新娘花球的习俗,就由那时候开始,因为当时的人认为沾染到新娘的幸福就可以摆脱恶毒诅咒,而且更会被神眷顾,成为下一个出嫁的新娘。

怎么挑选伴娘

选择伴娘首先要选择与自己关系比较紧密亲密的未婚女。其次在格上要比较外向,不能找过于忸怩的朋友做伴娘。另外,细心也是考虑伴娘的因素。由于婚礼当天伴娘就是新娘的代言,包括招呼客人、帮新娘扶携抬举随物品,甚至是礼金等,因此找一个心细的伴娘尤为重要。

每个地区选择伴娘的标准都有不同,北方地区在选择伴娘时最主要的条件是伴娘不能为已婚或者订婚女士。这样是对伴娘的丈夫或者男朋友不吉利的。所以在选择伴娘时,一定要咨询当地的习俗,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误会。

伴娘的责任

1、不离新人左右,随时陪伴新人。尤其当新人在舞台上,伴郎伴娘必须在舞台一侧候场。

2、时刻关注新人形象。比如帮新人简单地整理西装下摆、礼服裙摆以及头纱,必要时召唤化妆师支援。

3、密切关注新人的需要。伴郎伴娘最重要是要有“眼色”:开车门是伴郎的工作,接新人手上的东西,帮他们腾出手来保持良好的仪态;新人口渴时,递上水;看到新人泪盈眶时,及时递上纸巾。婚礼中许多新人因为忙碌或是激动会忘记休息和饥渴,伴郎伴娘就一定记得提醒他们。

4、熟习新人的随物品和工作人员安排,以便能更好地帮新人协调和分担。伴娘尤其要熟识新娘礼服所需搭配的鞋子、内衣和饰物,换下来的需小心保管。

5、合格的伴娘伴郎还要尽量起到疏导和安抚新人紧张绪的作用。


伴娘伴郎备忘录

1、有时伴娘会担当保管红包的责任,请预先准备精致但够大的手袋,记得在仪式开始前交给新人指定的财务主管或是新人父母,请他们保管好。

2、提醒新人别忘了戒指,或者为新人保管戒指并确保仪式前交给舞台边指定人保管。

3、捧戒枕,不管是由伴郎还是伴娘担当这份工作,都一定要记得注意自己的位置,以免成了照片中的“第三者”,再有就是帮新娘接捧花和脱下来的手。如果是花童捧戒枕,请伴娘好好照顾他(她)。

4、伴郎和伴娘在婚礼当天传递着新人的声音。不要迟疑,要及时找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帮新人把意愿传达给他们,让专业人士来为新人提供服务。切忌擅自做主。

当然,如果您准备请一位专业的婚礼策划人,那么伴郎和伴娘有无经验都不重要。婚礼策划人除了安排婚礼中各项琐碎事务之外,更会在一旁指导和提醒伴郎伴娘在仪式中的工作、位置以及礼仪方面的事项,甚至安排新人秘书执行一部分伴娘伴郎的工作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