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回收炉能量平衡及计算方法

1.能量平衡图

图中符号意义:

Q——补充燃料供入热量,kJ/h;

Q——黑液固形物供入热量,kJ/h;

Q——黑液中水分蒸发吸热量,kJ/h;

Q——芒硝还原反应吸收热量,kJ/h;

Q——锅炉给水带入热量,kJ/h;

Q——燃烧用空气带入热量,kJ/h;

Q——锅炉产汽量折合热量,kJ/h;

Q——熔融物带出热量,kJ/h;

Q——排烟带走热量,kJ/h;

Q——炉体散热损失热量,kJ/h;

Q——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kJ/h;

Q——其他热损失,kJ/h。

2.能量平衡及设备热效率计算

(1)补充燃料供入热量Q:

式中:B——补充燃料消耗量,kg/h;

 ——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h;

 C——燃料比热容(重油Cb=0.45),kJ/(kg·℃);

 t——燃料入炉燃烧前的温度,℃;

 t——环境温度,℃。

(2)黑液固形物供入热量Q:

式中:Bg——黑液固形物量,kg/h;

 ——黑液固形物应用低位发热量,kJ/kg;

 C——黑液固形物比热容(木浆碱回收C=2.01),kJ/(kg·℃);

 t——黑液固形物入炉前的温度,℃;

 t——环境温度,℃。

(3)黑液中水分蒸发等吸收热量Q:

Q=W〔C(100—t)+r+C(t-100)〕(kJ/h)

式中:W——黑液中水分量,kg/h;

 C——水的比热容,kJ/(kg·℃);

 C——过热蒸汽比热容(C=1.93),kJ/(kg·℃);

 r——水的汽化潜热(r=2256.69),kJ/kg;

 t——排烟温度,℃;

 t——环境温度,℃。

(4)芒硝还原反应吸收热量Q:

Q=6970mBm(kJ/h)

式中:6970——每公斤芒硝还原反应的吸热量为6970kJ;

 m——芒硝还原率,%;

 B——补充芒硝量,kg/h

(5)锅炉给水带入热量Q:

Q=WsC(t—t)(kJ/h)

式中:W——锅炉给水量,kg/h;

 Cs——给水比热容(C=4.187),kJ/(kg·℃);

 t——给水温度,℃;

 t——环境温度,℃。

(6)燃烧用空气带入热量Q;

Q=VC(t—t)(kJ/h)

式中:V——燃烧用空气量,m/h;

 C——空气平均比热容(C=1.3)kJ/(m·℃);

 t——入炉时空气温度,℃;

 t——环境温度,℃。

(7)锅炉产汽量折合热量Q:

Q=D(i—i)(kJ/h)

式中:D——锅炉产汽量,kJ/h;

 i——锅炉产汽焓,kJ/kg;

 i'——环境温度下水的焓,kJ/kg。

(8)熔融物带出热量Q:

Q=1238G(kJ/h)

式中:1238——1公斤熔融物在850℃时熔化热为1238kJ;

 G——熔融物量,kg/h。

(9)排烟带走热量Q:

Q=VC(t—t)—Q(kJ/h)

式中:V——烟气排烟量,m/h;

 C——烟气比热容(C=1.42),kJ/标m·℃;

 t——排烟温度,℃;

 t——环境温度,℃;

 C——黑液中水分蒸发等吸收热量,kJ/h。

(10)炉体散热损失Q

Q=FK(t—t)(kJ/h)

式中:F——炉体散热而积,m;

 K——传热系数,kJ/(m·h·℃);

 t——炉体保温层外表面平均温度,℃;

 t——环境温度,℃。

(11)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Q根据具体情况,可参照发电锅炉进行测试计算。

(12)其他热损失(Q)

3.正平衡热效率(η)计算

4.反平衡热效率(η)计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宋朝诗人杨万里是哪里人?杨万里有哪些著名的诗作?
宋朝诗人杨万里是哪里人?杨万里有哪些著名的诗作?
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