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能量平衡及计算方法
1.能量平衡方框图
能量平衡方框图说明:体系从造纸机蒸汽流量表开始至冷凝水排出。
图中符号意义:
Q——蒸发纸页水分至规定干度用热量,kJ/kg;
Q——加热浆料纤维至蒸发温度用热量,kJ/kg;
Q——加热纸张中残余水分至蒸发温度用热量,kJ/kg;
Q——供给纸页烘干至规定干度用热量,kJ/kg;
Q——供给纸机生产其他用热量(包括网部、喷雾、压榨部冲毛毯、烘缸部热风等),kJ/kg;
Q——冷凝水带走热量,kJ/kg,若冷凝水已回收到动力车间,则Q不计算;
Q——管道损失热量,kJ/kg;
Q——造纸机其他损失热量,kJ/kg,常温浆料带入热量不计入,如超过常温则热量应计入。
2.能量平衡及设备热效率计算:
(1)纸张有效单位耗热量
①进烘缸每公斤成品纸中,将水分蒸发至规定干度所需的热量Q1:
②每公斤成品纸中的浆料纤维加热至蒸发温度所需的热量Q:
③预热每公斤成品纸张中残余水分至蒸发温度所需的热量Q:
式中:Fa——干燥部入口纸页的绝对干度,%;
Te——干燥部出口纸页的绝对干度,%;
t——干燥部入口的纸页温度(取室温),℃;
t——纸页离开烘缸时的温度(取100℃),℃;
i——在t温度下,原料中水分的焓,其值可取为tkJ/kg;
i″——常压下,纸页水分蒸发所逸出的热量(取2677.25kJ/kg);
C——绝干纤维的比热容,〔取1.42kJ/(kg·℃)〕。
(2)纸张有效总耗热量Q:
式中:G——日产成品纸,kg/d。
(3)供给纸张实际总耗量Q:
冷凝水不回收时:
式中:D——实际总耗汽量,kg/d;
i″——蒸汽的焓,kJ/kg;
i——环境温度下凝结水的焓,kJ/kg。
冷凝水回收时:
式中:D——实际总耗汽量,kg/d;
i″——蒸汽的焓,kJ/kg;
i——环境温度下凝结水的焓,kJ/kg;
i——冷凝水焓(取冷凝水温度值),kJ/kg;
β——冷凝水回收率,%。
Q计算方法,如有流量计测试,则算法与Q相同,无流量计测试,用实测方法计算。
(4)纸张实际单位耗热量Q':
(5)造纸机热放率计算:
(6)造纸机的热损失:Q:
①冷凝水带走热量Q:
式中:G——冷凝水量,kg/d;
注:如冷凝水已回收动力车间使用,则此项不计算。
②管道损失Q:
③散热损失计算:
-
- 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 孝懿仁皇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