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带长卷叶蛾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别名茶卷叶蛾、后黄卷叶蛾、茶淡黄卷叶蛾、柑橘长卷蛾。以幼虫卷缀嫩叶藏在其中,咀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枯斑。后随虫龄增大,食叶量大增,卷叶苞可多达10个,蚕食成叶、老叶,春梢后还能蛀果,藏于两果粘连处或果叶粘连处,影响果品。主要寄主有枇杷、柑橘、苹果、梨、荔枝、龙眼、杨桃、柿、咖啡、茶等。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6~10毫米,翅展宽16~30毫米,暗褐色,头顶有浓黑褐鳞片,唇须上弯达复眼前缘。前翅黄褐色,黑褐色的中带由前缘斜向后缘,基部黑褐色,顶角也为深褐色。后翅淡黄色。静止时,两翅合拢如钟形。雌虫翅较长,超出腹部甚多;雄虫翅较短,仅遮盖腹部,前翅具短而宽的前缘褶。
卵 椭圆形,长约0.8毫米,淡黄色,卵块排列如鱼鳞状。
幼虫 体长20~23毫米,头与前胸盾板黑褐色至黑色,头与前胸相接处有1条较宽的白带,体黄色至灰绿色,前中足、胸黑色,后足淡褐色,腹末节具梳状的臀栉。
蛹 为被蛹,长约11毫米,黄褐色,腹末端有粗细不一的8根钩刺。
发生规律
在福建省一年发生7~8代,以老熟幼虫在卷叶内或果园杂草中越冬,世代重叠严重。第1代幼虫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为害春梢幼芽及嫩叶;第2代幼虫于5月上、中旬出现,蛀食枇杷果实;7~8月的第4、第5代的发生量最大,为害夏、秋梢嫩叶;11~12月第7、第8代为害花穗。幼虫共分6龄,趋嫩且活泼,受惊即弹跳落地,老熟后常留在苞内化蛹。成虫白天潜伏在树丛中,夜间活跃,有趋光性,常把卵块产在叶面,每头雌虫平均产卵300余粒,呈鱼鳞状排列,上覆胶质薄膜,每头雌虫可产2块卵。芽叶稠密,发生量较多。主要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绒茧蜂、步甲、蜘蛛等。
防治方法
①冬季剪除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处理,减少虫源。②摘除卵块和虫果及卷叶团。③保护、利用天敌。④药剂防治。谢花期喷洒青虫菌6号悬浮剂(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或白僵菌粉剂(每克含活孢子50亿~80亿个)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
褐带长卷叶蛾雌成虫及蛹壳
褐带长卷叶蛾为害状
褐带长卷叶蛾雄成虫
褐带长卷叶蛾幼虫
褐带长卷叶蛾蛹外面附着丝状物
褐带长卷叶蛾蛹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 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 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体制下,皇子公主那绝对是至高无上,备受恩宠的。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善始善终,有时候生在皇家也未必
-
-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 秦昭襄王时,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但两国经常交战。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两度击败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被迫把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