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
《装潢志》
中国古代论述书画装裱技术的专著。明末周嘉胄撰。嘉胄字江左,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装潢志》最早见于《昭代丛书》甲集第六帙,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故知其成书时间应在康熙三十六年之前。
周嘉胄鉴于古书画因兵火丧乱、霉烂蠹蚀,百不传一。“于百一之中装潢非人,随手损弃,良可痛惋”。认识到“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提出“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重要论点。于是对于装裱技术,悉心探讨钻研;遂集其心得和经验写成了《装潢志》一书。
《装潢志》共分 42条,文字简练,对于书画、碑帖装裱技术的各个方面,如审视气色、洗、揭、补、衬边、小托、镶瓒、覆、上壁、下壁、安轴、上杆、上贴、贴签、染古绢托纸、治画粉变黑、治糊、用糊、纸料、绫绢料、轴品、佳候以及裱房、裱背必备的器材和不同对象如卷、册、碑帖装裱时应注意事项、残损处修补、装裱忌禁等均有精辟的论述。《装潢志》是第一部全面总结传授装裱技术的专著,在中国古代文物的保护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