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斗争
“路线”一词的含义,通常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根本的、带有全局性的指导原则。“路线斗争”即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对一些根本的、带有全局性的指导原则问题产生了分歧和斗争,一般是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所发生的这种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以来对“路线斗争”一词,未能把握其正确的含义,曾被滥用。党的历史被简称为路线斗争史。路线斗争被一律看作是社会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党内被指为错误路线的分子成了革命的对象。时时、事事都有路线斗争,把本来一些不属于路线斗争的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都说成是路线斗争,混淆了矛盾性质,造成了严重后果。为了使人们从一套路线斗争的主观主义框框中解脱出来,提倡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以便同那种非科学的党内路线斗争相决裂,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规定,不再用“路线斗争”的提法。对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作具体分析,一般不再说是路线错误,也不把这种斗争说成是路线斗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新中国建设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李世民还是李渊?
- 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唐高祖李渊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唐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