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俗风情旅游
截至2001年底,吉林省内的满族人口有104.81万人,其分布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吉林省有1个满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1988年8月30日成立),有10个满族乡(镇)、4个满族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满族乡。满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及其文化、艺术、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都极具特色。展示满族民俗风情的民俗村和民俗旅游观光点,主要有:乌拉街韩屯满族民俗村——位于明代古镇乌拉街约4公里,距吉林市区40公里。民俗村里的满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游人可参观泥墙草屋的满族房舍。品尝满族饮食“哈依玛”(俗称水团子)、粘豆包、波罗叶饼、黄米火勺、白小米及传统火锅,满汉全席。欣赏身着满族服装的秧歌表演,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俏皮话”以及节奏鲜明的萨满“腰铃”舞,“珍珠球”、“嗄拉哈”等文体游戏项目。游人在“影视基地”乌拉草庐,还可以观赏并体验到早年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叨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等有趣独特的满族风土民情。冬季在观赏民风的同时,游客还可乘坐牛爬犁、狗爬犁在广阔的雪野上驰骋。民俗村靠近松花江,雾凇出现的频率高,向有“雾凇泊”之美称。雾凇与松花江西岸的“雾凇岛”隔江相望。入夜,村民们燃起篝火,旅游者与满族乡亲手拉手尽情欢歌。游客可以在村民家中过夜,体验满族大炕的乐趣。
此外,游人还可参观伊通满族民俗馆。该馆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伊通满族自治县,始建于1987年6月25日,是目前全国唯一展示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至2001年底,馆藏文物已达610个种类,3000余件展品。民俗馆分渊源、生产、生活、礼仪、文化习俗和今日伊通6个部分。以实物展品与照片、图板、模型和录像等专题陈列形式,向观众及游人展示伊通满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建馆15年来,共接待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同胞等海内外旅游参观团体1500多个,游客20余万人次。1995年3月,民俗馆被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5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其作为学术基地。
近年四平市举办的大型民族风情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吉林四平叶赫满族风情旅游节。第2届吉林四平叶赫满族风情旅游节开幕式于2001年7月14日在叶赫那拉古城举行。主要活动有:满族秧歌、歌舞、萨满跳神表演,游览叶赫那拉古城,参观满族民俗馆,欣赏电视剧《叶赫公主》,游转山湖,品尝满族风味。
伊通满族民俗馆
满族秧歌队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