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冶诚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21 09:34: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姓 名:姚冶诚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吴县(今苏州)
出生日期: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逝世日期1966年(丙午年)
丈 夫:蒋介石
姚冶诚(1887-1966),蒋介石侍妾,出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冶长泾河北的南桥小镇上,后又迁居冶长泾河南的庄滨乡。父母早故生活无着,嫁人后,由于丈夫吸食鸦片,被迫与歌舞厅做交际花,后与蒋介石偶然相遇,由于蒋介石母亲是个封建的人不同意让姚冶诚进门,所以成为蒋介石四位妻妾中唯一没有正式名分的一位。和蒋介石结婚后没有生育子女,后收养了蒋纬国。1949年,姚冶诚随蒋纬国来到台湾,直到1966年病逝。
人物生平
青年时期
1911年蒋介石回到上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姚阿巧,一来二往,感情甚笃,终于同居。姚阿巧与蒋介石感情甚好。辛亥革命后,蒋积极参加反袁护法斗争,往返日本、沪杭、山东等地,踪迹不定。姚氏不仅安心随蒋,而且把平时省下的积蓄资助他,因此,姚氏虽出身低微,又没文化,但蒋对她怀有感激之情,终生对她十分敬爱。姚冶诚和蒋介石结婚后,没有生育子女,若干年后收养了蒋纬国。蒋纬国生于1916年10月6日。据其自述,幼年成长环境相当特殊。从1岁到5岁之前,一直寄养在上海朱姓和邱姓的家中,与戴季陶家常有往来。4岁半那年,随蒋介石回到奉化溪口,由姚冶诚抚养,称姚氏为“养母”,称毛氏为“娘”,称王太夫人为“祖母”。为蒋介石的次子。姚氏没有文化,心地却善良,视纬国为亲生儿子。蒋纬国成人以后,也视姚氏为生母一般。
中年时期
1927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将姚氏与纬国托付给吴忠信(又名礼卿,安徽籍,蒋留日同学,曾任贵州省主席)关照,姚氏乃移居苏州,仍由蒋负担生活费用。后来姚氏在南园的蔡贞坊选中了一块地皮,乃建造新居。1929年,新屋落成,当地人称这为蒋公馆。姚冶诚在苏州居住期间,与蒋介石经常有信往来,也见面有接触,但不同居。有时蒋路过苏州,姚携纬国由颜芝卿带路去火车站花车厢里与蒋面晤小聚,以慰相思之苦。在苏州几年时间,姚氏清心寡欲,虽年届60,仍一头乌丝,看上去要年轻得多。
晚年时期
1949年,姚冶诚随蒋纬国来到台湾,住在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与她的亲家石凤翔为邻。蒋纬国再娶后,姚氏即迁往台中。蒋纬国当时担任装甲兵司令,驻扎清泉冈基地,照顾比较容易。但据说姚氏的心境不如居住在苏州南园时好,身体衰老得快。她一直和侄媳王桂宝(姚觉和妻)住在一起,直到1966年病逝。
-
- 孔子之死
- 孔子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老天又不作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作为一个父亲,看见自己的儿子死在自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