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庸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29 14:35:0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罗庸
国 籍:蒙古族
出生日期:1900
逝世日期:1950

罗庸,蒙古族,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出生于北京,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先后入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先后在教育部任职兼北大讲师,加入三时学会、参与创办华北大学、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1927年任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任教国立北京大学,1937—1938年任教长沙临时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1939年秋,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兼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1944年任云南大学特邀导师,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在梁漱溟创办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庆北碚。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汉魏六朝诗选》等。
罗庸(1900~1950),蒙古族。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是清初扬州八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生于北京。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1919年改称国文系)学习,1920年毕业。1922年以《清代小学家书目提要及其治学方法》的选题,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1年11月,蔡元培向北大评议会提出《北大研究所组织大纲提案》,获得通过。1922年1月,北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国学门)进修研究生,期间曾著有《尹文子校释》,与史学家郑天挺、藏学家张煦(字怡荪)是同学。1924年毕业后在教育部任职,与鲁迅同事,同时兼任北大讲师,女师大、北师大教授。1926年加入三时学会,并参与创办华北大学。1927年应邀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同年秋,应鲁迅之邀,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是鲁迅《两地书》和《鲁迅日记》都曾提及的知名学者。
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回北京大学任教,在国文系讲授《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课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合并而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庸先生均在两所大学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诗经》、《楚辞》等课程。他任西南联大当教授的同时,也在云大任导师。1938年12月,云大与西南联合大学交换代课教授,当时在联大任教授的罗庸先生到云大来任教。1939年秋,任北大(已并入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后兼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44年云大文史学系设文史研究室,罗庸先生被聘为特约导师。1946年秋西南联大结束,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赴重庆,在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庆北陪。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等多种,另编有《汉魏六朝诗选》。
刘半农
中文名:刘半农别 名:刘复、刘寿彭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江阴出生日期:1891年5月29日(辛卯年)逝世日期:1934年7月14日(甲戌年)职 业: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毕业院校:巴[阅读]
王闿运
中文名:王闿运别 名:壬秋、壬父、湘绮民 族:汉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府出生日期:1833年逝世日期:1916年职 业:晚清经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等籍 贯:湖南[阅读]
崔致远
中文名:崔致远外文名:최치원别 名:崔孤云,崔海云国 籍:新罗民 族:朝鲜族出生地:庆州(沙梁部或者本彼部)出生日期:857年逝世日期:不详职 业:诗人主要成就: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品[阅读]
李攀龙
本 名:李攀龙别 称:沧溟先生字 号:字于鳞 号沧溟所处时代:明中叶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济南府历城出生时间:1514年5月12日去世时间:1570年9月18日主要作品:《沧溟集》《古今[阅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