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韩哀侯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1 09:34:0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名:韩哀侯

  所处时代:春秋战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主要成就:吞并郑国,韩国强盛

  韩哀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战国时期韩国青铜鼎君主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称韩氏。韩起又称韩宣子,是韩厥之子,宣字徙居州。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韩贞子代立。贞子卒,子韩简子代;简子卒,其子韩庄子代;韩庄子卒,其子韩康子。韩武子:韩康子的儿子。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韩景侯(?—前400)战国时韩国国君。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

  韩哀侯时期的韩国,铁制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铁耕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建国后考古发现的铁制农具主要有:铁铧、镢、锄、镰等。铁农具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和耕作效率的提高。韩哀侯时期耕在战国时期更加普遍。铁农具和蓄力的结合,为深耕细提供了条件。《韩非子外储说上》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如果没有畜力和铁农具,深耕细作是不可能的。农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生产经验更加丰富,他们已经能从土壤的色泽,性质和肥沃程度去认识和区别土壤,因地制宜地进行耕作,农民已很重视对土地的施肥,“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韩哀侯时期,通过施肥改良土壤,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有的地方还推广了一岁两熟制,《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总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生产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 韩哀侯

    韩哀侯

      本名:韩哀侯  所处时代:春秋战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主要成就:吞并郑国,韩国强盛   韩哀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战国时期韩国青铜鼎君主是春秋[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