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29 20:49: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范筑先
别 名:仙竹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
出生日期:1881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1938年11月15日
职 业:山东省聊城市第6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总司令
信 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抗日烈士、爱国将领
2014年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徐州会战
灵 柩: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曾用名仙竹,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历任炮兵营长、补充团团长、第8旅旅长等职,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1936年,任山东省第6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2014年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成为邯郸市唯一列入人选,其灵柩安葬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生平经历
范筑先出身贫农。1890年(9岁)进入南彦寺村群众集资的义学学习,深受义学先生张文彬的赏识,由于范筑先历次考试成绩都在全校名列前茅,张老先生便鼓励他继续学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13岁时因父病故而辍学务农。
北洋时期
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副兵、正目。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被提升为哨官、炮兵连长。深感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
1913年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师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效法古代志士仁人,希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
北伐战争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
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
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
1932年5月,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任上生活俭仆,关心民众,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1933年11月,任临沂县县长。到任后,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凡要下属办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平时衣着俭朴,布鞋便袜,粗茶淡饭,不烟、不酒、不茶。每次到区、乡视察,从不接受招待,皆到小学与教师同吃同住。上面来人,不备烟,不置酒,更不设宴。其亲友来临沂谋事者,均晓之以理,一概婉言谢绝。在任期间,大力禁烟禁赌,革除陋俗。他先令人将吸毒的种种危害编成歌曲,绘制漫画,广泛宣传,继之发布命令,对种鸦片及吸毒者从重惩处。他还亲自带人赴各区、乡检查,发现鸦片烟苗,一律铲除净尽。对赌博者,亦责令各区乡派员查缉、严惩,并多次亲带随员四处视察抓赌,使吸毒、赌博之风逐渐绝迹。他还大力整顿吏治,严惩恶绅,采取了重新陈报土地、调整税收负担、分柜收税等项措施,并组织扩街修桥,建立公园, 修建医院,赈济灾民和救济残疾人等。
1936年7月,调离临沂,临沂城老百姓夹道相送。沿街摆了许多桌子,桌上铺红纸,置明镜一面,清水一盆(喻范筑先官明如镜,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几步,即对相送人群拱手致谢。许多人泪流满面或啜泣成声。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长街。
1936年11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抗日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时,并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统战关系。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为坚持抗战,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领导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2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亲自主办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组建了许多抗战群众团体,出版了《山东人》、《抗战日报》、《先锋月刊》、《战线》等刊物,使鲁西北成为坚强抗日堡垒。同年11月,日军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他率部队到溧水镇埋伏,全歼入侵的日军。
1938年3月,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虽已年近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
1938年6月14日至16日,接受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在威县南关会晤共商抗日大计。
殉国
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的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
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长范树民在济南战役中光荣殉国。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
1938年11月初,毛泽东派人捎去给范筑先的亲笔信,对其表示慰问和嘉勉。
11月13日,日军两个联队从济南出发,进犯聊城。
14日,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15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他手臂负重伤,裹伤再战,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亲率余部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中。身受重伤,不甘被俘,举枪自戕。壮烈殉国后,举国震悼,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和延安分别召开了隆重追悼会,高度评价了范筑先的抗战业绩。
1953年其遗骸由聊城移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聊城建有范筑先将军纪念馆,馆内立有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殉国处”碑。
胡景翼
中文名:胡景翼别 名:字笠僧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陕西省富平县长春乡陵怀村出生日期:1892年逝世日期:1925年职 业:将领性 别:男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陕西[阅读]
黄琪翔
中文名:黄琪翔别 名:御行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县出生日期:1898年9月2日逝世日期:1970年12月10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主要成就:北伐,抗日,荣获青天白日勋[阅读]
黄绍竑
中文名:黄绍竑别 名:字季宽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梧州容县(今玉林)出生日期:1895年12月1日逝世日期:1966年8月31日职 业:广西、湖北、浙江省主席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主[阅读]
高树勋
中文名:高树勋别 名:健侯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高金庄出生日期:1898年8月6日逝世日期:1972年1月19日职 业:军人主要成就: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阅读]
孙明瑾
中文名:孙明瑾外文名:Sun Mingjin别 名:号玉轩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江苏宿迁人出生日期:1905年9月10日逝世日期:1943年12月1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陆军大学信 仰:三民主[阅读]
续范亭
中文名:续范亭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职 业:爱国将领主要成就:曾任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参加组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共党员 续[阅读]
张发奎
中文名:张发奎别 名:张逸斌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广东韶关出生日期:1896年(丙申年)9月2日逝世日期:1980年3月10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武昌陆军中学信 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中[阅读]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