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郑孝胥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3 16:34: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郑孝胥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1860年5月2日

逝世日期:1938年

职 业:政治人物 著名书法家

主要成就: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代表作品:《海藏楼诗集》

主要事件:唆使溥仪投靠日本

                 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

                 筹划溥仪复辟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生平人物

  郑孝胥,1882年中举,中福建省乡试解元。

  1885年,开始任李鸿章幕僚,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

  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

  光绪十七年(1891年),东渡日本,任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回国,又任张之洞自强军监司。1898年起历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汉口铁路学堂校长、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

  宣统三年(1911),湖南布政使等。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

  1906年,被推选为预备立宪公会会长,参加立宪运动,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

  1909年,曾任锦瑷铁路督办兼葫芦岛开辟事宜。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

  1913年,筹办读经会。

  1923年奉溥仪之命入北京,次年受任总理内务府大臣。

  1924年北京政变后,协助溥仪出逃。

  1925年后,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

  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

  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和文教部总长。同年9月,并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在伪满任职后,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1934年溥仪称帝后,任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后来因为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而于1935年5月21日失势;1936年后继续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1938年于长春过世,传言是被毒杀。郑孝胥死于1938年,散原老人是“七七事变”后,拒绝服药、进食,在忧愤之中过世的。

  • 袁金铠

    袁金铠

    中文名:袁金铠国 籍:中国民 族:满族出生日期:1870逝世日期:1947职 业:伪满州国奉天省省长性 别:男   武昌起义发生时,袁金铠向赵尔巽进策,赵尔巽采纳之。当袁金铠得知张榕等密谋驱[阅读]

  • 溥仪

    溥仪

      姓名: 爱新觉罗·溥仪   外文名: Henry   别名: 字耀之,号浩然   朝代: 清朝   民族: 满族   职业:清朝皇帝   出生地: 北京醇亲王府   [阅读]

  • 谭玉龄

    谭玉龄

      中文名:谭玉龄   别 名:祥贵人,他他拉氏   国 籍:中国   民 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0年冬   逝世日期:1942年8月14日   封[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