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适者生存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1-07 16:41:1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庄子带着他的学生到山间散步。他们远远地看见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立着一个樵夫。那个樵夫看了一下大树,然后扔掉斧头坐在地上休息。庄子问樵夫为什么不砍那棵大树。
  那人回答说:“这树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听了,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就是因为没有用处,这棵树才能长得这么高大,才能够继续活下去。”
  庄子他们从山里走出来,住在老朋友家里。老朋友很高兴,要家仆杀鹅烹煮。家仆对主人说:“咱们家那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
  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吧!”
  第二天,学生困惑地问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能尽享天年;后来,主人家的那只不会叫的鹅,却因为没有用处而被处死。老师您说,要处在什么情况下才安全呢?”
   庄子笑着说:“做人和处事就应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斟酌。不过,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还是一种人为的选择,不能顺其自然。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对了,实际上 还是不对,还是不能从忧患中摆脱出来,难免受到连累。如果心中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观念,随波逐流,就不会这样了。那就可以做到:既没有人称赞,也没有人 毁谤;有时是,飞腾在天;有时是,深藏于地,随着时日一道变化,无所追求;有时向上,有时向下,与万物协调相处,同周围浑然一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 么就成了一个彻底自由的人,天地间任我逍遥,乾坤中随我驰骋。外界事物对我而言是可有可无,而我是存在的。”

上一篇:齐王嫁女 下一篇:骆驼受骗 声明:适者生存的故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皋陶制典的故事
皋陶制典的故事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