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隆盛
【介绍】:
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倒幕派中心人物之一。生于萨摩藩鹿儿岛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号南洲,人称吉之助。自幼受到严格的武士训练。17岁始任郡书记官助理,长达10年之久。此间,常随郡长巡视农村,对下层人民有一定的了解和同情,对腐朽的幕府政治有所认识。28岁时做了萨摩藩主的亲信扈从,受到富国强兵思想影响,立志改革幕府政治。“安政大狱”中被流放。1864年,因倒幕势力大增,被萨摩藩主召回,委以掌握陆海军实权的重任。他与大久保利通密切合作,在萨摩藩内进行政治改革。1866年正月,在京都同长州藩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缔结了“萨长倒幕联盟”的密约。1867年10月14日,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通过岩仓具视等公卿,以天皇名义发布“讨幕密旨”。倒幕派又于12月9日发动政变,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度,要德川庆喜立即“辞官纳地”,并于当天组织了新政府,与大久保利通等掌握了实权,为明治维新“三杰”之一。1868年1月,西乡隆盛任东征大总督府的参谋,指挥政府军于鸟羽、伏见,打败了3倍于己的幕府军。他被新政府任命为陆军的负责人。3月,与幕府代表谈判时提出投降条件,并签订了协定,率军和平进入江户城,史称“江户无血开城”。8月后,他又率军征讨幕府的残余势力,转战于关东和东北一带,取得节节胜利。1872年7月,西乡隆盛任参与、陆军元帅兼近卫军都督。在这个时期,日本朝野出现了侵朝侵台的论调,朝臣有“文治派”和“武功派”的对立,两派在侵朝问题上发生争执。以西乡为首的“武功派”坚持“征韩论”,遭到大久保利通等反对。同时,西乡对政府许多损害武士利益的改革逐渐产生不满情绪。1873年10月,在政府决定不派他为朝鲜的大使之后,便向天皇辞职,获准后回到鹿儿岛。1877年1月,鹿儿岛士族借口政府派侦探企图暗杀西乡,推其为首领,发动叛乱。鹿儿岛县知事首先响应,声势很大,明治政府先后派官兵6万余名去镇压,经过8个月激战,西乡于9月27日在鹿儿岛的城山兵败自杀。后出有《大西乡全集》。
-
- 姜子牙前世是什么?姜子牙简介
- 姜子牙的前世据说是一头熊,潜心修行道教经典,他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依然没有机会成仙。元始天尊后来被他感动,让他来世化为人形,然后到阐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