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祆律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祆教的教规和教法。佛教也有“律”,为三藏之一(三藏为经、论、律),但它是一种“戒律”,仅仅要求僧徒们去严格遵守清规,并无法律的作用。祆律则不同。《魏书》卷102《西城传·康国》条记载说:“康国者,康居之后也,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西域诸国多归之。有胡律,置于祆祠,将决罚,则取而断之。”翻译成现代汉语,意为:“康国是康居的后裔,建都在萨宝水(阿姆河)畔的阿禄迪城,西域各国大多归附于它。国中有胡人应用的法律,放置在祆教的寺庙中。将要审理和判决,就从祆教寺庙中取来,作为审理和判决的依据。”置在祆教寺庙中的“胡律”,实际上是“祆律”,因为康国也以祆教为国教,祆律的条文又规定得十分详细,其国即以祆律作为治国的依据,不再另订法律,所以即以祆律为“胡律”了。

上一篇:祆教 下一篇:祆教的祭祀和祈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