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西域佛教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取狭义西域,概指新疆佛教。属北传佛教,但又独具特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由印度传入西域各地的时间不一,确切时间尚缺乏系统史料。有关佛经故事记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太子已将佛教传入西域。但若据较为可信的材料推知,大约公元前1世纪前后,佛教从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传入于阗(今新疆和田市)、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地。随后,大致沿“丝绸之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传播到西域各地。经过1-2世纪的初步发展,到3-5世纪达到鼎盛。曾有很多佛经被西域各地翻译成当地民族文本,如古于阗语、龟兹语、焉耆语以及后来的回鹘语等。首先传入的是印度上座部派中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佛教。其根本发智论是《阿毗昙》。其理论特点是,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属小乘佛教。3世纪前后,大乘佛教传入,4世纪时由于鸠摩罗什的大力弘扬,日益兴盛。各地出现大小乘并行的局面。之后,由于社会和自然诸多因素的变异,塔里木盆地北道诸国如疏勒、龟兹、焉耆及南道鄯善等地,小乘佛教以龟兹为中心占有了优势;南道诸国中的于阗、斫句迦及北道高昌以大乘佛教占有优势,一直延续到6世纪中叶。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唐朝进一步统一和繁荣,中原佛教回流,广泛流行到各地,使一度有下降趋势的佛教,在龟兹、高昌及北庭等地又呈现隆盛景象。9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传入疏勒等地,持续发动战争,使于阗佛教约在11世纪初基本灭亡。但是,高昌回鹘时期,大致以塔里木盆地南北的且末、拜城为分界线,东部地区的佛教与西部地区的伊斯兰教形成了长期对峙局面。尤其在蒙元时期,高昌回鹘佛教十分发达,涌现了大批精通回鹘、汉、藏、蒙、西夏文佛教经典和文化的高僧。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有不小影响,这在龟兹高昌等地现存的佛教石窟艺术及考古文物中都有反映。龟兹佛教约在13世纪中叶后衰落。高昌佛教约在15世纪吐鲁番王室皈依伊斯兰教后即告消亡。哈密地区佛教一直持续到17世纪初。但是,在天山以北的西蒙古藏传佛教随即兴起,加之近现代的汉传佛教传播,西域佛教的法脉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新疆仍有蒙古、藏、汉、满、锡伯等民族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古代的西域佛教,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影响很大。

上一篇:西域都护 下一篇:《西域图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孔子夫人是谁 孔子有没有离过婚?
孔子夫人是谁 孔子有没有离过婚?
翻阅过有关孔子的典籍可能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孔子的家庭似乎残缺的,无论是《论语》还是《史记·孔子世家》都没有关于孔子的夫人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