暾欲谷碑
东突厥汗国后期的石碑。发现于蒙古高原土拉河上游右岸的巴音和屯(Bain hoton)。碑文刻于一大一小的两个石柱上,直行,由左向右横读。碑旁有暾欲谷的陵墓遗址、石棺及墓前的石像。碑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记述了暾欲谷直接参与的东突厥北征九姓乌护(即九姓铁勒)、黠戛斯,西征突骑施、十姓突厥的事实,显然为暾欲谷自己生前撰写的自传,对研究东突厥汗国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暾欲谷大约死于720年左右,此碑即立于他死后不久。译文有韩儒林的《突厥文暾欲谷碑译文》,载于《禹贡》6卷7期;岑仲勉的《突厥文暾欲谷纪功碑》,见《突厥集史》下卷857-863页。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