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曾用笔名余捷、柏香、知白等。生于江苏省东海县,长在扬州。著名散文家、诗人。
1916年考入北大哲学系,生活非常贫困,1917年,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改名“自清”。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加入新潮社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邓中夏结为好友。他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1920年5月在北大哲学系提前毕业。此后辗转于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五、六年并进行新诗创作。他的绝大多数新诗都是这个时候写的。其中长诗《毁灭》是有影响的代表作。1924年第一本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的出版,使他成为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伦敦,漫游欧陆,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两本散文集。次年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他随学校南迁,在西南联大任教授。此间他积极支持学生运动,热烈歌颂抗战。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写了不少具有革命观点的文艺论文,分别收入《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集子里。1948年6月18日,他在身体极度衰弱、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的情况下毅然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拒绝了侮辱性的施舍。事隔不到二个月,于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这位民主战士与世长辞。临终还叮嘱家人:“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曾得到毛主席的赞扬。
朱自清的著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等专集十几种,约二百万字。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