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主义

书籍: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 作者:赵乐甡 朝代:1990-10-01 专题:书籍

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种反理性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其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柏格森。他认为,经验和理性不能给予人们真实的知识,只有直觉才能认识事物的真象。直觉是一种超出正常的感性、理性之外的内心体验。柏格森所说的直觉过程,不仅不依赖于人类理智的形式和方法,也不依赖于实践的过程,甚至直觉的主体和对象也不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客观对象。他认为,一切理智的认识都“意味着我们迂回于对象的外围”,“停留于相对的领域”,即理智的认识只可及于现象,只可及于不真实的存在的东西;直觉则不停留于这种相对的领域,而“达到了绝对的领域”。所谓绝对的领域,也就是他的所谓“运动变化”、“绵延”、“生命冲动”的领域,“实在”的领域。他认为,直觉“能够朝向事物的内在生命的真实的运动”。柏格森认为,感觉、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智形式只是“观察点”、“符号”,利用它们根本达不到对实在的认识。为了认识实在,只能直觉。为了进行直觉,需要一种意志的努力,必须使人的心灵“违背自身,必须一反它平常在思想时所习惯的方向”。这种努力只有那些能“超越人类条件”的人,即天才人物才能做到。理智的认识以及以理智的认识为基础的科学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而柏格森却认为,直觉的认识排斥实际利益以及一切实际的目的。这样看来,他的直觉好象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直觉而直觉。其实并非如此。他说“哲学的职责必须是摆脱那种完全是理智的东西的形式和习惯,必须积极地研究和考察活的东西,而不顾及实际的使用,它的特殊对象就是慎思明辩……。”这就是说,为了进行直觉,必须对于直觉本身以外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必须脱离现实生活而龟缩到那种神秘的“绵延”、“实在”中去。这样一来“它就可以无限地扩大其研究领域”超出现实世界的广阔领域。这个广阔领域是什么呢?除了彼岸世界,别无其他。可见,直觉并不是没有目的,而是为了引诱人们去追求彼岸世界,从而达到彼岸世界的目的。这个彼岸世界不是别的,就是上帝。因此,按照直觉主义者的观点,直觉就是创造,直觉的境界就是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

柏格森哲学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特别是哲学和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上一篇:埴谷雄高 下一篇:中村武罗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