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惑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既惶恐又不解的一种复杂情感状态。常发生于遇到意想不到的严重不利情况,但又不知其原因,而且对严重不利的威胁不知所措,尚未做出清醒反应时。这是一种消极情绪或心理状态。如不能及时克服这种情绪,在事态发展中就容易做出盲目的反应,或做出错误判断、错误反应,或消极逃避,这样就更不利于摆脱被动局面,而陷于更复杂的处境。产生惶惑心理的主观原因可能由于涉世未深比较幼稚,可能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可能由于意志薄弱,性格懦弱,或兼而有之。面对惶惑心理应区别不同情况,首先促其镇静下来,正确认识所处局面,做出审慎的恰当的反应;对于青少年则更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同情和关怀,帮助其摆脱这种消极情绪,避免使问题激化,伤害心理健康、造成轻生、铤而走险等危险的后果。

上一篇:循循善诱 下一篇:善与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魏文侯待民之道
魏文侯待民之道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