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进化论
一种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的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庸俗化,认为自然界现存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否认质变,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且把这种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的渐进性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引进社会科学,庸俗地曲解社会生活现象,竭力否认社会革命,认为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不正常状态,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和阶级调和,从而为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并且形成为一种反动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中国的改良主义者胡适曾经大肆宣扬庸俗进化论,鼓吹所谓“一点一滴的改良”,“一点一滴做到的进化”,反对“根本的解决”(《胡适文集》第2集第3卷第99页),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