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
即“诬蔑”。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情节严重,足以损害、破坏他人人格、名誉的构成诽谤罪。本罪的主要特征有:(1)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并具有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目的。(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事实进行散布,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散布的事实属实,即使对他人来说是丑恶的,也不构成本罪。中国刑法规定,诽谤他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那些手段恶劣,后果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行为。犯本罪,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45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