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克制自己,为公事奉献自己力量的思想行为。亦称克己奉公的精神。“克己”出自《论语·颜渊篇》“克已复礼为仁”。意为能随时克制自己,处处合乎礼法,就是“仁”。“奉公”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后人把“克己”和“奉公”合为“克己奉公”的成语。原指克制自己,尽心为朝廷效力。现多用于严格约束自己,克服私心,秉公办事,多为国家和集体利益着想。虽然我们民族历来提倡克己奉公,但剥削阶级的克已奉公和无产阶级的克己奉公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服务,巩固剥削阶级的社会制度。而无产阶级的克己奉公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是真正的奉公。

上一篇:劳动合同制 下一篇:两张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