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输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其他正确思想有成效地输送给工作对象的教育方法。列宁指出: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毛泽东也指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44页)。这种灌输的实质是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活动的结合。没有这种灌输,就没有人民群众的自觉革命斗争。要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否定先进思想、革命理论的作用,取消灌输,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和学习,不讲原则,搞实用主义;另一种是教条式的、注入式的无效灌输,不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不善于启发诱导,缺乏针对性,结果不为群众欢迎,最终就取消了灌输。坚持有效灌输必须运用革命理论,有说服力地回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把宣传基本原理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思想和批判错误思想结合起来,把破立和扬弃结合起来。要在一定时期、针对群众中的倾向性问题,较集中地宣传教育,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掌握,产生较好的效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赌博中的骗术:火伴诱人,牙行弄鬼
- 赌博是一种以财物输赢为目的的游戏,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赢取更多的钱财,古今中外的赌徒们绞尽脑汁,想出了花样繁多的舞弊和行骗之术,这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