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国共产党于60年代提出的“左”的政治口号。实际上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其理论依据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的错误论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是,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然而,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做出了错误估量,1957年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提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断言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并强调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至1963年在《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和《二十三条》中,都明确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左”的错误口号、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造成了严重后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从理论上清算了这一“左”的口号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之死
- 孔子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老天又不作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作为一个父亲,看见自己的儿子死在自
-
-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由韩非子创立的法学,也为秦朝这个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一生所写的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
-
-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