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
春,正月甲辰,哈萨克博罗特使臣入觐。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
二月癸亥,谕曰:勒尔谨奏,巴里坤地方近来生息增繁,兵民子弟,敦书讲射,渐已蔚然可观,请照乌鲁木齐、迪化、宁远二厅封题代试之例,专设学额一折,已批交该部议奏矣……今既议定学额,而原驻仅一同知,尚于体制未合,自应将巴里坤改设为府,乌鲁木齐改为属州,或将安西府移于巴里坤,而改安西为州……其应如何定制设官,酌予嘉名,及建立学校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妥议具奏。寻议……巴里坤改设知府,添附府知县一员,应设经历、教授,以安西原缺移驻。经历兼管司狱乌鲁木齐同知改为知州……添设学正一员。原设宁远城通判,改为州同……得旨,如所议行。寻定府曰镇西府;州曰迪化州;县曰宜禾县。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二十六
夏,四月戊戌,以绰克托为乌什参赞大臣。辛亥,命庆桂以理藩院侍郎、副都统为伊犁参赞大臣。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
四月戊戌,谕曰,绰克托著授为参赞大臣,前往乌什换安泰回京。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三十二
四月辛亥,谕曰,侍郎、副都统庆桂著补授伊犁参赞大臣,驰驿前往,协同将军舒赫德办事。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三十三
五月丁丑,谕……今乌鲁木齐所属地方宽阔,而距伊犁遥远,兵民辐辏,应办事件甚繁,将参赞大臣一缺,改为都统一员。……索诺木策凌在乌鲁木齐……即著补授乌鲁木齐都统。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三十五
五月丁丑,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都统,以索诺木策凌为之,仍听伊犁将军节制。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
秋,七月戊午朔,召舒赫德来京,以伊勒图为伊犁将军,庆桂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
七月戊午,谕曰……伊犁将军员缺著伊勒图补授;伊勒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员缺著庆桂补授。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三十八
九月己巳,吏部议准……请改设镇西府知府一员,附府宜禾县知县一员,一切刑名钱谷,令该府县管理……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四十二
九月丙子,又谕曰……乌鲁木齐提督员缺,著俞金鳌补授。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四十三
是年,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都统,设领队大臣,驻巩宁。……升(迪化为)直隶州,隶甘肃布政司。
《清史稿·地理志二十三》
是年,(阜康)并入迪化州境。
《清史稿·地理志二十三》
是年,(昌吉)改州同。
《清史稿·地理志二十三》
是年,升(镇西厅为)镇西府,领宜禾、奇台二县。
《清史稿·地理志二十三》
是年,土尔扈特及和硕特移牧珠勒都斯,归(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兼辖。
《清史稿·地理志二十三》
是年,(阿奇木)还驻库尔勒,复旧制。
《清史稿·职官志四》
是年,置镇西府于巴里坤,迪化直隶州于乌鲁木齐。
《清史稿·地理志十一》
-
- 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李世民还是李渊?
- 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唐高祖李渊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唐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
-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