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的概念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民事责任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上言及“责任”,有多种含义,有时指职责,有时指义务,有时指因不履行义务而应受某种制裁。民事责任中之责任即指在不履行义务时应受到某种制裁。我国民法继承了大陆法系传统,严格地区分了债务和责任。根据民法的规定,债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只是“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并不包含任何对债务人的强制,这就是说债务仅指债务人应债权人的要求为某种行为。正常履行债务并不涉及责任问题。不履行或不完全、不适当履行债务时才涉及到承担责任问题。民事责任制度是保障民事权利义务实现的法律手段,有多重功能,或为义务履行之担保,或对违反义务人制裁,或对损害予以补偿等。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实现的,尽管承担民事责任本身也包含着对民事违法行为人的道德谴责,但它不同于道德责任,不是通过舆论的力量去贯彻实施的。民事责任制度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事责任制度集中地体现了民法的强制性,对民事违法行为的后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可以促使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自觉守法,也可以有力地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从而保护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