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
又称黄埔军官学校长沙分校。1926年冬开始筹建。校址设在长沙市小吴门外原陆军讲武堂旧址。次年2月招生,3月开学。第一期收生2000人。其中青年学生1200人,部队连、排干部800人。分步兵、工兵、炮兵和政治4科,编为8个大队(步兵、政治、带职干部大队各2个,炮兵、工兵大队各1个)。校长石醉六,政治部主任夏曦,教育长余范传。学习期限:学生队为1年,带职干部为6个月。课程:军事课有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学以及“典”、“范”、“令”等;政治课主要是《三民主义》。“马日事变”后,学校转向反动。校长石醉六离校,政治部主任夏曦和教职员、学生中的共产党员转移。学校改设校务委员会,由唐生智、刘兴、李品仙、周烂、叶琪等任委员,唐生智任常务委员。取消政治部,停授政治课,政治大队改为步兵大队。1928年春,程潜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学生队并入三分校。1929年,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学校停办,机构撤销。
上一篇: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下一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