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革屯抗日起义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抗日战争时期,湘西以苗族为主体的屯民反抗国民党政府承袭清朝在这一地区设立的屯田制度的斗争。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因袭清代屯田旧制,照收屯租,并通过预收租谷等名目加重剥削。早在1935年,湘西以苗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土家族在内的屯民就酝酿改革屯田制度的起义。1937年9月初凤凰县苗族人民首举义旗,组织“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永绥(今花垣)、乾城(今吉首)、凤凰、麻阳、保靖、古丈、永顺等县蜂起响应,并正式组成“川黔湘革屯抗日军”,明确提出“废除屯政”、“抗日救国”的口号,颁发布告,统一建制,全军编为6个团,约3000人。义军在永绥、凤凰、乾城、麻阳、保靖等地屡战屡胜,形成一支比较正规的军队。各县苗民纷纷响应,仅永绥一地即达10余万人。影响遍于湘西各县,扩及贵州、四川邻近地方。国民党政府慑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抗日、反对对内屠杀政策的压力,未敢即行镇压,而是在实行军事封锁的同时,采用政治解决办法,将湖南省主席何键调职,停止调往前线军队的开拔等措施以缓和群众的斗争情绪,加紧对起义军上层的收买和分化。1938年2月,革屯抗日军为国民党政府收编,轰轰烈烈的革屯抗日起义终于为上层分子所出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回族建筑]回族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回族民居五大特点简介
[揭秘回族建筑]回族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回族民居五大特点简介
回族建筑特色图为回族建筑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民与我国汉族人杂居共处,大分散在全国各地。但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在居住上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