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与砝码
战国时期量具。湖南地区楚墓中有100余座出土有天平和砝码,主要分布在长沙、常德、益阳、衡阳、株洲、沅陵等多处。其中有近20座墓出土有天平,或完整,或仅有天平杆而无铜盘,或仅见铜盘。长沙左家塘15号墓出土砝码9个,天平杆上的丝线提纽和系铜盘的丝线均保存完好。1958年常德棉纺厂50号墓中出土一套天平,包括1个天平杆、2个天平铜盘、6个砝码。楚墓中出土的砝码少则1个,多则几个,以10个为完整的一套。新中国建立前长沙近郊出土的一套砝码10个,上有“钧益”字铭文(钧与均相通,益为重量单位),重量分别为0.69、1.33、1.94、3.87、8.04、15.53、30.28、61.63、124.37、251.33克,合计为499.21克,约为当时的2斤。铜砝码均为环形,以10个为全套,外径分别为6.3、5.1~4.8、3.8~3.6、3.1~2.8、2.4~2.2、2~1.7、1.5~1.25、1.3~1、1~0.8、0.8~0.65厘米,取湖南楚墓中出土多组砝码称量,其重量的平均值为251.53、122.653、60.443、30.316、15.006、7.868、4.194、2、1.145、0.62克,最大的应是当时的一斤,其次为八两(半斤)、四两、二两、一两、半两。一斤相当于260.798克,一两相当于16.299克。一两为二十四铢,一铢则为0.679克。天平与砝码系东周时期楚国商业流通中普遍使用黄金货币的间接证明,黄金价值高,要求重量准确。1990年沅陵窑头木马岭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数件砝码,最大一件上有错金铭文“分田益”三字(田通钿,益即衡),清楚地表明了天平砝码的用途。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苏代巧辩得高都
-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