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战国铜镜
一种照容工具。湖南地区是战国时期诸国中出土铜镜最多的地方。特别是长沙一带。2000座楚墓中共出土铜镜470余面,大约有1/4的楚墓出有铜镜,过去著录中所称的“淮式镜”,大部出自该地区。《湖南出土铜镜图录》一书中记载楚镜有40多种不同的纹饰。最早的是春秋晚期的圆形素镜,之后有弦纹镜,或在素镜上添绘花纹。再后出现了纯地纹镜、山字镜。纯地纹镜主纹饰羽状纹或云雷纹,图案作四方连续式排列。山字纹镜是湖南楚镜中主流,数量最多,制作精美,极富特色,其图案作二叠式或三叠式,主纹有四山纹和五山纹两种。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一件为六山纹,有出土于湖南之说。四山镜占出土铜镜总数的90%以上,其地纹均饰羽状纹,中间层作网形连叶状、网形花叶状或绶带状。以后又出现了方连纹镜、兽纹镜、龙纹镜、蟠螭纹镜等。方连纹镜又称菱花镜,羽状纹地,主纹饰方连纹和水仙花小花朵。兽纹镜主纹为长尾兽和各种变形兽状图形,线条作凸面铁线白描式,怪兽环绕作起伏状排列,给人以劲健和奔腾之感。龙纹镜主纹线条作折平式,状如剪纸,龙形作张牙舞爪状,三龙或四龙缠绕环转。战国末期则出现了连弧纹镜。长沙地区楚镜化学分析结果:含铜66.33%~71.74%,含锡19.623%~21.992%,含铅2.69%~3.363%,余为少量的锌、锑、镍、铁等,属含锡较高的锡青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