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公会
清末湖南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的政治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杨度与熊范舆在日本东京发起组织宪政讲习会。次年春夏间改称宪政公会,以熊范舆为会长,杨度为主持人,东京会员有数十人。该会《总章》宣称:以“预备宪政进行之方法,以期宪政之实行”为宗旨。同时发表《宪政讲习会意见书》,抨击清政府是“亡我中国”之祸根,主张设立民选议院,改选责任内阁和上书请愿。该会在国内联络谭延闿设立湖南宪政公会,北京、上海设分会,从事国会请愿的联络活动。1907年秋上书请愿,要求开设民选议院,虽无结果,但它开国会请愿活动之先河,功不可没。杨度回国后,任宪政编查馆提调,进入官场,会员遍布朝野。从此,该会主张与官方同调,并仗势排挤政闻社等其他团体。后熊范舆也经滇督李经羲召入云南任知府。杨、熊醉心仕途,致使会务不兴,日趋停顿,不久该会即无形解散。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