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相资
王夫之哲学命题。《礼记章句·中庸衍》:“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宋代儒者多主“知先行后”,明代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但又有抹煞知行间区别的倾向。鉴于此,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的命题。(1)他认为知和行是两个内容不同、功效也不同的概念。他讲的知,一方面包括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知能者人事也”(《周易外传·系辞上传》);另方面包括认识的结果,即“心里直下分明”(《读四书大全说·大学序》)的“智”。他讲的行,指践履、实践、为、习之类。他指出,王守仁不懂得知行“各有功效而相资”的道理,所以其“知行合一”实际上是“以知为行”。(2)王氏认为,知行虽有别,但它们又不是绝对对立,没有联系的,相反,而是互相资借,并进而有功的。“资”有凭借、依赖之意。“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读四书大全说》卷四)。(3)王氏还指出,知行不仅相互依赖,还可以互相渗透和包含。所以他说:“知行二义,有时相为对待,有时不相为对待。”(同上书,卷六)知的过程中有行,行的过程中有知。王氏将“知行相资以为用”提到对立统一的“定理”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种创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 《水浒》第三十八回里,有一段描写黑旋风李逵赌钱的文字:宋江初会李逵,出手送了他十两银子。李逵拿了银子,便跑到一家“赌房”去赌,想赢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