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邹氏地理学世家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新化邹氏世居于县西南之罗洪里(今隆回县罗洪乡)。自清中叶以来,世代传习舆地学,著述甚丰,成绩斐然,遂使邹氏以地理学世家闻名于世。邹氏之研究地理,发端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邹文苏之妻吴瑚珊(字季瑚)。瑚珊通晓古今舆地,其父吴兰柴所著《地理今释》十卷,多出于她的手笔。生子6人,汉纪、汉潢、汉勋、汉嘉、汉章、汉池均继承母业,致力于舆地之学,都有著述行世,时有“邹家七君子”、“七邹”之称。汉纪著《左氏春秋地图说》六卷,率先提出“地理必须与天文相结合”。汉章重视实地考察,仿晋代裴秀“制图六体”绘成《舆地图》,分绘一州一县,能达到拼幅接边而无误。其所编《皇朝图记》十六卷,列举府县疆里、山川、道路、驿站、古郡县等,均经过详稽细核。汉池把数学应用于地图绘制,著有《舆地经纬度表》,为数学家丁果臣所重视,刊印于《丁氏白芙堂数学丛书》。“七邹”中成就最著者是三子邹汉勋,一生于经学、音韵、历法等有独到见解,而以舆地学为最。他仿中国古代地图传统的计里画方绘法,作经纬度方格,每格按比例当成若千里,并最早用图例符号代替写景式绘法,且定位精确,提高地图易读性和层次性,从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制图理论和方法。著述有《六国春秋》、《宝庆疆里图说》、《读书偶拾》等,被视为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六子之后均擅长舆地之学。如汉勋次子世诒,清咸丰八年(1858)应胡林翼之邀参与编纂《大清一统舆图》,成图三十二卷。世诒长子代立,佐修《湖北通志图》,又绘《广西舆地全图》。三子代辉,留学日本,学习西法印刷技术,帮助其堂兄代钧在中国首创西法印图。汉纪子世琦,著有《新宁疆里图记》二卷、《贵阳府疆里图记》十六卷。世琦子代过,校正《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著有《新化乡土志》八卷。汉章子世可,译绘亚洲北段图七十四幅。戊戌维新运动期间,邹氏舆地学在邹代钧时达于鼎盛,并开始了由传统舆地学向现代地理学的转变。邹代钧系汉勋之孙、世繇之子,幼承家学,后补博士弟子,入左宗棠幕。他认为地理“要以今地为主,而沟通古来疆域、战争、漕运及水道迁徙等事,至于测天定度,测地定位,准率成图,更与政治、兵事、实业有最密切之关系”,故对地图测绘悉心研究。光绪十一年(1885)秋,邹代钧随太常寺卿刘瑞芬出访英、俄等国。在国外数年间,他悉心于欧洲测绘技术,大量购买外国地理、地图书籍,并参照“迈特”(即公尺)与华尺的比率,发明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舆地尺。回国后,代钧出任清廷会典馆纂修,专心研究地理,编绘和译绘中外总图、分图千余种,并翻译地名,改订经纬线。后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调武昌主编《湖北全省地图》。光绪二十年(1894),兼充湖北译书局世界地理编辑。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好友陈三立、汪康年、吴德潇父子的大力支持下,个人出资于武昌创办“译图公会”。次年改名为“武昌舆地学会”,公开招股集资,译印出版西文地图,首创中国用铜板雕刻彩印出版小比例尺地图的先例,彩印出版中外地图700余幅,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地图编制出版专门机构。英国地理学家傅兰雅称赞为“中国前所未有者”。其后又资助堂侄邹永萱创建“亚新舆地学社”,开始编印和出版教学地图、地图集、历史地图等,成为中国第一家石印地图专业出版社。代钧一生著述颇丰,先后撰有清光绪《湖北地记》、《西域沿革考》、《中俄界记》等数十种。光绪三十四年(1908)邹代钧逝世,武昌舆地学会售与湖广总督署。邹永萱恐家学失传,将上海所设亚新舆地学社迁回武昌,筹资在原址开办“亚新舆地学社”,后改称“亚新地学社”,继续进行地图编印工作,并逐步扩大厂房设备,同时在宁、沪、穗、蓉等地分设发行所。1938年武汉沦陷前,亚新地学社迁往老家新化。抗战胜利后返迁武昌。数十年间,亚新地学社共编印出版中外地图300余种,铜版石刻,着色七套,另出版有《地学集刊》1~6卷,以及《世界地理纲要》、《本国史学问答》等多种地学书刊,行销国内,远至南洋。在众多出版物中,以邹代钧主持编辑的《中外舆地全图》最为精良。该书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版,是清政府实行新学制后由学部指定配合中等学校地理课程的第一本教学地图集,也是当时一部最好的世界地图集。销路最广的是欧阳缨主编的《表解说明中国析类分省地图集》(1929年),分8开、16开、32开三种版本,重版30多次。该书前半部是专题图,后半部是分省政区图,图中对设有邮政代办所的居民地均予选入,注记改变传统习惯,采用自左至右书写法,提高了地图的实用性和易读性。邹兴觉(邹永萱之子)因编著有《袖珍中外地图》等书,被视为中国袖珍地图的开创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亚新地学社于1951年迁沪,与亚光、世界等14家私营地图出版机构组成私私联营的地图联合出版社。1953年改组为私私合营的地图出版社。1954年12月,北京国营新华地图社与上海私营地图出版社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的地图出版社(内部称新华地图社,1987年改名为中国地图出版社),邹氏地理学也完成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光辉家学的历程。邹氏地理学世家计传7代共46人,另传外姓弟子82人。其学术成就斐然,硕果累累,对中国传统舆地学的继承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邹氏后人中学习研究地理学者,代有其选。

上一篇:文焕然 下一篇:湖南省地理学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