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李文芳陷害赵玉贞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济公在昆山县走着,忽见对面来了一个疯妇人,年有二十以外,姿容秀美,济公按灵光连击三掌,也疯了,撒腿就跑,惊得人人躲开。原来这疯妇人是昆山县绅士豪富赵海明的独生女儿赵玉贞,从小读圣贤书,知三从,明四德,嫁与绅士李文芳孝廉的胞弟李文元为妻。李是个才子,因科试不第,郁闷成疾,竟自死去。赵遗腹生下一个男儿,取名末郎儿,且喜家门有嗣,单打出一所东边院子,住着守节。却说李文芳年满三十要做寿,赵叫父亲备礼来祝寿,好叫伯父照应苦命的侄儿。这天车盈门,李文芳单留下赵海明夫妻,又于晚间在书房设宴相待。一更,忽有一使女来报,东院门前有人影,李文芳、赵海明提灯前往探望,只见从门里跑出一个男子,赤身露体,李一把没揪住,气得颜色变青,责问赵养的女儿偷汉子,败坏门风,并提出要打一场官司。赵见女儿做下此事,有口难说,只得依李写了私休文书。此时那报信的使女在旁听个明白,她便跑到上房,喊李文芳的妻子与赵海明的妻子黄氏,同到东院,只见赵玉贞怀抱小孩睡着,旁边有一身男子裤褂、鞋袜,黄氏只得叫苦。赵海明命令黄氏带女儿回家。玉贞抱着末郎儿,却被李文芳夺过去。赵海明回到家,拿出钢刀一把,绳子一根,让女儿自杀。玉贞见身死得不明不白,便跳窗出奔,又将碰伤之血涂了一身,借故装疯。恰好对面碰上疯了的济公,便跟着他跑到昆山县县府前拦舆喊冤告状。她告的是赵海明、李文芳。知县传李文芳等审问,问有何罪证,李文芳拿出男人裤褂、鞋袜为证,又传同床共榻的奶妈来审。奶妈李氏供出:因丈夫出外刚回家,她告假几天,故不知晓。这时知县要对玉贞动刑,她要求死后派稳婆相验,便拉出钢刀在大堂上自刎,幸亏旁人将刀夺下。恰在此时,济公拖着一人喊冤,说是图财害命。此人便是李文元的伴读,叫汤二,就是那天晚上赤体从赵玉贞房中跑出的男人,李文芳许他二百两银子,让他藏在主母院中,把衣服全脱,放在床上。不想济公知他行踪,连人带赃物一起供上,于是真相大白。李企图独占家财,不惜陷害弟妇于死地。知县据此判案:李文芳用轿子把赵玉贞接回家去;李家产业归赵氏经营;罚李文芳银五万,为赵氏请旌表,立牌坊;罚赵海明三千银,给女儿盖一座节烈祠;重责汤二八十大板,递解原籍四川。

上一篇:济公全传 下一篇:治奇病济公戏丞相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情简介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剧情简介
皇亲鲁斋郎横行霸道,抢人妻女,夺人财宝,伤害良民,无恶不作。他抢来银匠李四的妻子张氏,又逼着孔目张圭把妻子李氏给他送去,把张氏转手给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