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报齐仇昭王早逝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乐毅率五国大兵,不到六月,除莒城、即墨二城外,占领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将齐都宗庙毁掉,又全载齐国重宝及当年为齐兵掠击之燕国金珠返回燕都,逼使齐湣王流亡国外。燕昭王大喜,将封乐毅为“昌国君”,制同小国诸侯。乐毅以为齐乃大国,燕兵入齐,据有七十余城,宜渐服民心,以示宽大,慢慢攻取莒城和即墨,方不至急则生变。但燕国臣子中流言四起,唯恐乐毅拥兵自立为齐王,燕昭王坚决不信谗言,索性派人去齐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大惊,上表不受齐王之封,昭王更加专信乐毅,为之斩了谗臣宋玺,杖责了支持谗臣的太子乐资。这时齐国莒城被楚国将军淖齿的援兵占领。淖齿接受了乐毅杀湣王平分齐国,立淖齿为新齐王的计策,用计骗了从国外流亡回到莒城的齐湣王阅兵,当众把他骂一顿,然后将这个天地人均不齿的昏王倒悬在屋梁上,三日气绝命亡。淖齿又大搜齐王宗族,世子田法章逃跑到莒州太史后嬓家佣工;后嬓之女天姿国色,见田法章非同常人,即以身相许,百般照应田法章度过大难。当淖齿以为自己可当新齐王而大肆在莒城骄淫狂妄时,湣王驾下一个十二岁的臣子王孙贾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王孙贾从小受母亲教育,熟知礼义,是湣王的侍从官。燕兵攻打临淄齐湣王夜逃时,他随驾到了卫国。湣王从卫出走时,他与湣王失散,潜逃回家,被其母责以“食王之禄,则为王臣,王昏夜而逃,汝尚何归?”王孙贾拜泣而寻王至鲁,至邹,至莒城,不料湣王为楚将淖齿弑杀!王孙贾袒左臂至市,大呼忠义之士四百余人,皆袒左臂,持械入宫杀死淖齿,驱散二十万楚兵,紧锁城门,轮流守卫;又四处寻访世子田法章出于后嬓之家,与齐旧臣共立法章为襄王,法章封后嬓女为后——太史后嬓以女无媒自通,有辱风范,坚不认亲。不巧即墨守将突然死去,大家公推以临淄出逃时截断车轴,用铁笼包轴心,保全了田氏家族的宗人田单为守将。田单即乘燕昭王服丹药身死,太子乐资继位为燕惠王之机,派间谍散布谣言使燕王听信燕将骑劫的奸言,让骑劫来齐代乐毅为上将军,调乐毅回燕。乐毅自知回燕不妙,以造册交代为名,三天之中逃往赵国。骑劫一改乐毅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挑精兵三万围了即墨,烧杀抢掠,掘人坟墓,使齐人大恨不已,田单假以梦中得遇神师指点,鼓舞士气;又收即墨城中一千余头,均给穿上青黄赤白黑各色“牛衣”,画上蛟豹的怪状,牛角上扎上尖刀利刃,牛尾绑上灌了膏油的麻茸;在城墙下挖三五十处一捅即通的孔洞,让两个战士驱一头牛面对燕营,手执武器,听候命令;又与骑劫约定诈降的日子。诈降日前夜,骑劫满以为明日入城取功唾手可得,醉饱而卧。半夜,田单命四千将士将牛尾点着,捅开城墙洞壁,牛尾被火灼急,如恶狼猛虎般朝不加防备的燕军冲去,燕军死伤无数,骑劫也被田单刺杀下。田单乘胜追击,连下数十座城池,迎齐襄王入临淄。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食邑万户,拜为相国,不久,田单又在齐高士鲁仲连的帮助下,逼乐毅侄子聊城守将乐英大哭三日而自杀,尽复燕兵所占的齐国土地。燕惠王悔之不及,为了安抚乐毅,召乐毅返燕,又封乐毅子乐闲继昌国君之职,封乐毅妻和氏为昌国一品夫人,加拜乐毅弟乐乘为大将军,其余宗族依能进用。乐毅报书燕惠王,不愿归燕自轻;赵王封乐毅为“望诸君”。乐毅以赵国使者身份回燕成就燕赵之好,自是之后,乐毅往来其间,燕赵好如一家。乐毅与燕昭王之黄金台亦同垂千秋。

上一篇:慕虚名燕王哙亡国 下一篇:鸳鸯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孔子与孔融什么关系?孔融一生仕途
孔子与孔融什么关系?孔融一生仕途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