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
明末清初陈忱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继承《水浒》,描写梁山泊未死英雄李俊、阮小七等三十二人再次起义。在山东的阮小七去梁山泊凭吊,遇上蔡太师府中的张干办,此时他是济州府通判,带兵出来巡察,要抓阮小七。阮把他杀了,与扈三娘的哥哥扈成、孙新、顾大嫂投登云山邹润落草,扈成用计打败济州统制栾廷玉,攻破济州城,杀死杨知府,救出孙立。栾原是祝家庄的教师,过去是梁山泊的冤家对头,投降后被大家推举为登云山寨主,成为一路好汉,打富济贫,替天行道。阮小七等五个头领造反,惊动京师,蔡京奏过天子,行文各州里:凡系梁山泊招安的,不论居官罢职,尽要收管甘结。在河北的李应、杨林、蔡庆等被迫聚义饮马川,在江南的李俊、童威、童猛、乐和等聚义太湖。李俊从一块陨石上看到:“替天行道,久存忠义。金鳌背上,别有天地。”又梦见宋江托他去主持所没完成的事业,便招军买马,领着一班人马出洋渡海,到海外去创立基业。他们到了暹罗国,先占领金鳌岛,又与暹罗国和亲,国王马赛真将公主玉芝许配给花荣之子花逢春,于是在暹罗国开基创业。恰好神医安道全出使高丽回国,遇风遭难,李俊把他救起,送他回国。可他回到京都,却被蔡京迫害,只身逃命,投了登云山。这时宋徽宗仍信宠蔡京、高俅,国家已衰败,金人乘机打过黄河,徽钦蒙尘,被金兵掳去,幸康王逃回。饮马川的梁山泊好汉,只得渡过黄河南下,也投奔登云山来。两家兵马汇合,梁山泊好汉李应、柴进等二十八头领聚集。这时金国大将阿黑麻造战船,要直进钱塘江,水陆夹攻临安;又派两万大兵来围攻登云山,形势危急。安道全便鼓动大家下西洋,到暹罗国去投靠李俊。众人尽皆喜跃,用计劫了阿黑麻的一百号船,载上三千多兵马,开往暹罗国。这时暹罗国王马赛真被宰相共涛与番僧萨头陀谋杀,篡了王位,又围攻李俊官兵,恰好李应、柴进等船到,共同歼灭了共涛、萨头陀兵马。暹罗国萧妃是个英明的皇后,迎接中华儿女入宫,并让位给李俊,李俊便以大宋征东大将军摄行国事,坐了正位,众头领帮他治理国家。却说康王在临安即位为宋高宗,被金国大将阿黑麻追赶围困在牡蛎滩上,李俊立即救驾,打败金兵。他们用十六人轿抬高宗入公厅,高呼万岁,并护送回临安。高宗下诏书,封李俊为暹罗国王,其余柴进等人均受封官受爵。后来他们在暹罗国男婚女嫁,传宗接代。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张仪是怎么戏弄楚王的?
- 张仪为什么要戏弄楚王呢?又是怎么戏弄的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