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宋江题反诗
宋江被刺配到江州,一天信步出城外,一派江景非凡,观之不足。他走到一座酒楼前,上写着“浔阳江正库”五字,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他在郓城县时早听说江州有座好楼叫浔阳楼,便上楼来。凭栏观看胜景。少顷,酒保送酒菜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朱红盘碟里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还有时新果品。宋江看了,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他独自一人倚栏畅饮,不觉沉醉;猛然想起身世坎坷,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向酒保借来笔砚,去那白粉壁上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诗词后署名:“郓城宋江作。”他掷笔桌上,又再饮数杯酒,拂袖下楼。却说江州对岸城子无为军,有个在闲通判黄文炳,是个阿谀谄佞之徒,交结权势,专在乡里害人。当日他带两个仆人,转上浔阳楼上消遣,看到宋江题的诗,判定是反诗,就借笔砚抄下,并吩咐酒保休要刮掉。次日,黄文炳叫仆人挑些礼物,投江州府来。知府是当朝太师蔡京的第九个儿子蔡得章,为官贪婪,黄文炳阿谀谄佞之徒,乃是他的心腹与帮手。蔡邀黄入后堂坐定,黄动问京师新闻。知府道:“家尊最近写来书上吩咐:近日太史院司天监奏道,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敢有作耗之人,随即体察剿除。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因此嘱咐下官,紧守地方。”黄笑道:“事非偶然,”便取出所抄之诗,呈于知府,并解释说:“‘耗国因家木’、‘家’头着个‘木’,是‘宋’字;‘刀兵点水工’,水边着个‘工’,是‘江’字。这个人姓宋,名江,又作了反诗,正应儿谣。”蔡悟出,使唤从人叫库子取过牢城营里文册簿来亲自看,果有五月间新配到囚徒一名“郓城县宋江。”黄立即催促知府差人捕获,诚恐走透消息。于是蔡随即升堂,派人到牢城营里捉拿宋江。宋江诈作风魔,怎奈吃拷打不过,只得招道:“自不合一时酒后,误写反诗,别无他意。”蔡即取了招状,将一面二十五斤死囚枷枷了,直押死囚牢里。
-
- 汉代名将霍去病死亡真相:并非瘟疫是自杀?
- 元狩六年(前117年),大司马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薨逝,时年23岁。关于他的死因,流传较广的说法主要有病死、在匈奴染上瘟疫、退隐三种,
-
- 历史上大禹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 禹部落的发源地在西夷。但是,在尧舜时代,禹的父亲鲧已进入中原,他是雄踞大河南岸位于嵩高山中的有崇氏部落的首领。河南登封东南之千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