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鸳鸯楼
蒋门神被武松打跑后,便在牢营张团练家躲起来。张团练买通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张蒙方,三人互相勾结,定计谋害武松。张都监派人到快活林叫来武松,让他做帐前亲随,住在家里,放他穿房入户,把做亲人一般看待;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武松见张都监抬举他,与张都监寸步不离。中秋,张都监在后堂鸳鸯楼下排宴赏月,叫武松到里面喝酒,又将养娘玉兰许配给武松。当夜武松待脱衣去睡,忽听后堂里喊贼,便提了一条哨棒赶入后堂,玉兰指道:“一个贼奔入后花园去了!”武松赶入后花园,被一条板凳绊了一跤。却见七八个军汉叫一声:“捉贼!”把武松绑了,推到厅上,张都监变脸,骂武松本是强盗;又派人押着武松到住处,打开箱子,搜出一二百两银酒器皿赃物。武松只得叫屈。当晚张都监向知府报案,上下使钱。次日,知府坐堂,押上武松,不由分说,打得武松难熬,只得屈招成案,押下死囚牢里监禁。幸得叶孔目主持公道,施恩使了银子,知府也知道张都监接受了蒋门神若干银子,便拟下罪名,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武松忍着那口气,被两个公人押上路。在城外施恩来相送,诉说快活林已被蒋门神强夺了,把一个包裹拴在武松腰里,并叮咛武松路上仔细提防。三人行到离城八九里处,有两个提刀等候。武松已知不怀好意。五人行到飞云浦,武松借故净手,转身将两人提朴刀的人踢下水,将枷锁扭开,杀死两个公人,又赶去杀了一个提朴刀的人,逮住一个,问明是蒋门神和张团练派来谋害的,他们正在张都监家后堂鸳鸯楼上喝酒,等待回报。武松将他杀了,寻思: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便带腰刀与朴刀,径回孟州城。他先踅去张都监后花园,杀死马院后槽,解下旧衣,穿上施恩送的绵衣,挂好缠袋;然后潜入厨房,杀死两个做饭的丫头。他又踅到鸳鸯楼上,只见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说话:四个对一个,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武松听了,怒火三千丈,抢入楼中,一刀将蒋门神连椅砍翻,又一刀将张都监齐耳根连脖子砍倒在楼板上,又就势推倒张团练,剁下头来。那蒋门神挣扎起来,武松一脚踢倒,割下了头;又转过身,把张都监的头也割了。武松见桌上有肉有酒,连喝三四钟,蘸着血水,在白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字。忽听张都监夫人在楼下叫声,武松下楼一刀朝她砍去,割头时刀切不入,细看,刀砍缺了。武松丢下缺刀,提上朴刀,见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也一一结束性命。武松在鸳鸯楼共杀死男女十五名,他提刀到马院里除下缠袋来,连夜翻过孟州城墙逃走。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