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拒谏失街亭
秦岭之西有一条路,险要之地名街亭;旁有一城叫列柳城:此二处皆是陇西通往汉中的咽喉。诸葛孔明在祁山寨中,忽闻报魏主曹睿命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张郃为先锋,领兵二十万从长安出师来拒蜀兵,大惊,说:“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我咽喉之路。谁敢引兵去守?”参军马谡自告奋勇前往。孔明再三强调,街亭虽小,干系重大,且无城郭,守之极难。马谡自恃熟读兵书,愿以全家担保,立下军令状。孔明遣上将王平帮助马谡。二人拜辞领二万五千精兵而去。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遣高翔领兵一万守列柳城,接应街亭;又令魏延领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且说马谡到街亭看了地势,竟笑孔明多心。王平提出在五路总口下寨,马谡却主张在独山上屯军,说:“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王平说:“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必不战自乱。”马谡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因王平持不同意见,马谡只得分兵五千给他到离高山十里下寨,为犄角之势。却说司马懿率兵西进,认定街亭是陇西到汉中咽喉,断其街亭要路,即断蜀兵粮道,便派次子司马昭探明马谡屯兵山上,王平安营山下。司马懿大笑说:“马谡徒有虚名罢了。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乃命张郃引一军挡住王平来路,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断蜀兵汲水之道。蜀兵见魏兵漫山遍野,尽皆丧胆。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士下山,没人敢动,只得等待外援;而王平几番杀来,均被张郃杀退。蜀兵被围困一天,无水大乱。半夜,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只得驱逐残兵杀下山往西逃跑。司马懿放条大路,让马谡过去。背后张郃引兵追来,追赶马谡三十余里。魏延在街亭之后屯扎,这时驱兵杀出,拦住张郃。张郃见魏延,回军便走。魏延前来夺街亭,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把魏延困在核心。张郃复回来,三路兵合在一起。魏延左冲右突,折兵大半。正危急间,幸得王平杀来,魏兵方退。魏、王径奔列柳城,路上遇高翔,三人晚上去劫魏兵寨,再复街亭,却中了司马懿之计,大败而奔列柳城。及到城下时,魏将郭淮领一彪军马杀到,不得进城。三人只得奔阳平关来。马谡失了街亭,孔明为明正军律,挥泪斩了马谡。有人问孔明为何而哭?孔明说:“我不是为马谡而哭。我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经嘱咐我:‘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我深恨自己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