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匿玉玺孙坚背约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天下诸侯征讨董卓,董守不住洛阳,迁都长安;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孙坚为讨董前部,首先进入洛阳,发兵救灭了火,打扫宫殿瓦砾,掩闭被董卓所掘陵寝;在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祭祀。此夜星月交辉,孙坚按剑露坐,仰观天文。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叹道:“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言毕,不觉潸然泪下。旁有军士用手指着说:“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孙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打开看,乃一玉玺。此玺原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走北邙时所失。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交扭,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孙坚得了玉玺,问程普玉玺的来由。程说:“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献给楚文王。文王令石匠雕琢,果然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倾覆,急投玉玺于湖中,风浪即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报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秦始皇的代称)。’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必有登皇位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孙听了非常高兴:“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并密谕军士勿得泄漏。次日,孙来辞袁绍,说:“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袁笑着说:“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罢了。”原来孙坚军中有一人向袁告密。袁质问:“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孙不认账:“吾本无之,何强相逼?”袁说:“作速取出,免自生祸。”孙指天为誓,说:“吾若真得此宝,私自藏匿,他日不得善终,死于刀剑之下!”袁唤出告密军士,问:“打捞之时,有此人否?”孙大怒,拔剑要斩军士。袁也拔剑说:“汝斩军人,乃欺我也。”袁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孙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也掣刀在手。幸得众诸侯一齐劝住。孙随即上,拔寨离洛阳而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