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杨王孙裸葬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杨王孙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老之术。家中产业千金,生活供养非常丰厚,保养身体非常周到。等到生病临终时,先给儿子留下遗言,说:“我打算裸体埋葬,来返回我的本质,一定不要改变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个布袋盛我的尸体,葬到离地面七尺深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从脚下扯掉那布袋,使身体贴近土地。”他的儿子想默不依从,但父命难违;想按照父亲的意思办,又不忍心,就去见杨王孙的友人祁侯。祁侯给杨王孙写信说:“你为疾病所苦,我由于跟随皇上在雍地立祠祭祀,没能到你面前探问。希望你养好精神,少忧虑,按时服药,好好保养自己。我听说你留下遗言打算裸葬,假如死者没有意识也就罢了,如果有,这就无异于在地下侮辱尸体,将要裸体去见祖先,我认为你不应当选择这种做法。再说《孝经》上也讲过:‘为死者准备棺椁衣被。’这也是圣人留下的礼仪制度,何必死守着你所学的黄老思想呢,希望你认真思考。”杨王孙回信说:“听说古代的圣王,因为人情而不忍心看着他们的亲人死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现在却超过了古代圣人制定的葬礼,所以我准备裸体埋葬,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厚葬实在无益于死者,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比高,费尽钱财,使财币都烂在地下。有的竟然今天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这和在田野中暴露尸骨有什么两样?况且所谓死,就是生命终了时的变化,事物的归宿。回归的能够得其所,变化的能够顺其变,这样事物就能各自返回其本真。返回本真就是进入一种玄远的境界,无形无声,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装饰外表来向众人炫耀,用厚葬来阻隔死者返归本真,使回归的不能得其所归,变化的不能顺其所变,这是使事物失去他们各自的归宿啊。况且我听说:人的精神是天赋予的,形骸是地赋予的。精神离开形骸,各归本真,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说的就是‘归’。死者的尸体安然自得独自呆在那里,难道会有知觉吗?用缯帛包裹尸体,装进棺椁与土地隔绝,肢体捆束,口含玉石,尸体不能腐化,郁结成为肉干,千年之后,棺椁腐朽了,才得以返还大地,让尸体化为乌有,回归到本真所在。由此而言,哪里用长久做客而不返归真宅呢!从前帝安葬时,抠木为棺,用藤蔓当绳索捆绑棺材。他的墓穴往下没有挖到泉水,往上也不散发臭气。所以说古代圣王活着容易奉养,死了容易安葬。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功夫,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如果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归真返本,不能返归无声无形的境地,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糊涂。呜呼!我决不这样做。”祁侯说:“说得好!”于是按杨王孙的遗愿裸葬。赞曰:“从前孔子曾说,如果不能得到合乎中道的人交往,还不如相交狂狷之人。我看杨王孙主张裸葬的志向虽不合乎中道,却不违背狂狷之道,比厚葬无度的秦始皇其实要高明得多。”

上一篇:龚遂治渤海 下一篇:防患于未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