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的测设
为了行车更安全、舒适,在一些设计行车速度较快、圆曲线半径较小的曲线段,常要求在曲线和直线之间设置一段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到圆曲线半径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之为缓和曲线。国内、外目前基本采用回旋曲线的一部分作为缓和曲线。如图11-8所示,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共由三部分组成,即第一缓和曲线段ZH~HY、圆曲线段(即主曲线段)HY~YH、第二缓和曲线段YH~HZ。依此可知,整个曲线共有五个主要点,即:
直缓点(ZH):由直线进入第一缓和曲线的点,即整个曲线的起点。
缓圆点(HY):第一缓和曲线的终点,从这点开始进入圆曲线。
曲中点(QZ):整个曲线的中间点。
圆缓点(YH):圆曲线的终点,进入第二缓和曲线的起点。
缓直点(HZ):第二缓和曲线的终点,进入直线段的起点,它也是整个曲线的终点。
图11-8 缓和曲线主点
上一篇:复曲线与反曲线的测设
下一篇:缓和曲线的特征及曲线方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