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距测量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在地面高低起伏较大,直接量距遇到困难时,可采用经纬仪视距法测距。这是一种同时测定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间接测量方法,其精度虽不如直接量距,但因操作方便,速度较快,又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故广泛使用。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仪器和工具为经纬仪和视距尺。视距尺是一种漆有黑白相间的、带有厘米分划值的尺子,每分米注有数字。

1.视距测量原理

(1)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内调焦望远镜的物镜系统是由物镜L和调焦透镜L两部分组成(图4-11),当标尺R在不同距离时,为使它的像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必须移动L。因此,物镜系统的焦距是变化的。下面就图4-11所示的情况讨论内调焦望远镜的视距公式。

图4-11 视距测量原理

设望远镜的视准轴水平,并瞄准一竖立的视距尺R,由上、下视距丝在尺面的两个读数之差,即得到视距间隔。

由透镜L成像原理可得下式:

式中 l——视距尺上的间隔;

p′——l经透镜之后的像。

由透镜L成像原理可得

式中 p′——物(实际是l经透镜L后的像);

p——p′′的像,p为十字丝分划板上视距丝之间的距离;

a——物距;

b——像距。

因L为凹透镜,而且作为物的p′是在光线的出射光一方,由透镜成像公式得:

将式(4-4)代入式(4-2),得

将式(4-5)代入式(4-1),得

由图4-11可见,标尺至仪器中心的距离S为

式中——当S为无穷大时b的值。

代入式(4-7),得

S=Kl+c (4-11)

式(4-10)中,△b和l均随S而变,通常设计望远镜时,适当选择有关参数后,可使K=100,且使l和f+δ基本相等,即c可忽略不计,于是式(4-11)为:

S=Kl=100l (4-12)

(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如图4-12所示,B点高出A点较多,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直,那是不易办到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一是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二是视线倾斜的改正。

图4-12 视准轴倾斜

测定倾斜地面线AB的水平投影S时(图4-12),在A点安置仪器,在B点竖立视距尺,望远镜内上、下视距丝和中丝分别截在尺上M′、G′和Q点。若视距尺安放得与视准轴垂直,则视距丝将分别截在尺上的M和G两点。因为

∠MQM′=∠GQG′=α

由于很小,故可以把∠QMM′和∠QGG′当作直角。由图4-12可知:

式中,V+V是两视距丝所截竖直视距尺的间隔l,而V+V′是假设视距尺与视准轴垂直时两视距丝在尺上的间隔l,因此,上式可写为:

l=lcosα

由式(4-12)得出倾斜直线NQ的长度为:

D=Kl=Klcosα

将倾斜距离折算成水平距离S需乘以cosα,则

S=Klcosα

2.视距测量作业方法

视距测量作业流程如下: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A上,对中、整平。

2)量仪器高i。

3)将视距尺竖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然后,再读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表4-2)。

4)根据上、下视距丝读数,算出尺间隔t;把竖盘读数换算为竖角δ,再计算出测点至测站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视距测量记录格式见表4-2。

表4-2 视距测量记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