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配平三原则

(1)电子守恒,即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2)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五步骤

(1)标价态,即标出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即列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等升降,即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4)平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

(5)验结果,根据配平三原则进行检验.

3.配平技巧方法:

(1)分子间不同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一般从反应物这边开始配平.

(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部分被氧化(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从生成物一边开始配平.

(3)分子内不同种元素间或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先从生成物开始配平.

(4)反应时某物质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时),以该物质一分子为准计算化合价升降数,该物质在方程式哪一边就从所在一边开始配平.

(5)氢氧标碳法:

有机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较复杂,先将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改写为分子式,再令有机物中氧的化合价恒为—2价,氢恒为+1价,将多个碳原子的化合价视为一个整体,判断化合价升降总值.

例 CHOH+KMnO+HSO→CHCHO+MnSO+KSO+HO

CHOH分子式是,两个C的总价为—4价,CHCHO分子式是,两个C的总价为—2价,则有:

配平后的系数为:5、2、3=5、2、1、8.

(6)整体标价法.

例 配平S+Ca(OH)——CaS+CaSO+HO

用一般方法去分析S元素的价态不好确定.我们将生成物中CaS和CaSO中的“S”和“S”作为一个整体标为—2价和+4价,则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配平后系数为:2(x+1)、3=2、1、3

注意 此方法适用于反应中出现R形式的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以x个R为一整体,配平关键在于根据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准确判断R离子的价态.

(7)残缺方程式配平:

先从发生变化的元素化合价分析入手,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配平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前的系数.

“观察法”先配KSO系数为1(或利用K守恒),此时比较反应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原子团,可知,生成物比反应物多了SO,判断左端缺项应为HSO,且使SO与右端相等,系数应为3.利用H元素守恒,HO的系数应加3.

配平后的系数为:2、5、3=2、1、5、3

注意 残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未知物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应先把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的系数配好,再观察生成物比反应物增加或减少了哪些元素,若增加的元素在阴离子中,未知物一般是相应的酸;若增加的元素是金属,未知物一般是相应的碱;若反应前后H、O原子数不等,则一般未知物为水.若是离子反应方程式还应检查电荷是否守恒.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