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1.当物体在几个力F、F、F……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即 W=W+W+W+…….
2.当物体在几个力F、F、F……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当合力F为恒力时W=Fscosα.
α是合力F与物体位移s的夹角.
例1 质量为m的物体,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下述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B.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C.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D.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分析 在水平方向,物体除受水平力F外,还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因接触面水平粗糙),因物体做匀速运动或匀加速直线运动时,F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F方向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能相反,故F可能对物体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
答 A、C.
例2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方的推力F=10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距离s=2m后撤去推力,物体又滑行s=1.6m的距离后停止,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它们间弹力的0.2倍,求:
(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
(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推力F作用时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取g=10m/s.
分析 物体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先加速运动后又减速运动,求功时要注意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哪段运动时的功.
解 (1)由恒力做功公式可求得推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Fscos37°=10×2×0.8J=16J.
(2)在推力F作用阶段,对物体受力分析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弹力为
0.6N=26N.
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0.2×Fscos180°=0.2×26×2×(—1)J=—10.4J.
撤去推力F后,物体与地面间的弹力变为
F=mg=2×10N=20N.
滑动摩擦力做的功为
W=0.2×Fscos180°
=0.2×20×1.6×(—1)J=—6.4J.
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W+W
=—10.4J+(—6.4)J=—16.8J.
(3)推力F作用时,物体所受重力和地面的弹力均与位移方向垂直,它们均不对物体做功,只有推力和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所以推力作用下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
W=W+W
=16J+(—10.4)J=5.6J.
-
- 金瓶梅中是怎么调侃王勃的形象的?
-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而王勃居于四人之首,可见其影响之大。他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足以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 人称诡辩家的公孙龙,与庄子辩论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词穷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