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要在钩码(或沙桶)落地处放置软垫或砂箱,防止撞坏钩码.
2.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用手按住它或放置泡沫塑料挡块,防止车掉在地上或撞坏滑轮.
3.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点为宜.
4.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5.为了减小测量带来的误差,不能用刻度尺一段一段地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而应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1、2、3、4、5、6…,各计数点到零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计作d、d、d、d、d、d…根据s=d、s=d—d、s=d—d、s=d—d、s=d—d、s=d—d…分别计算出s、s、s、s、s5、s….
误差分析
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s和T,因此误差来源于s和T,应选择点打得小而清晰的纸带,且要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估计到0.1mm,并要求眼睛要正对点和刻度尺,以尽量减小误差,另可按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的平均值,其好处是各个数据都得到了利用,从而达到正负偶然误差充分互相抵消的作用,如a=a+a+a=〔(s—s)/3T+(s—s)/3T+(s—s)/3T〕=〔(s+s+s)—(s+s+s)〕/3T.
可使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按△s=s—s=s—s=…=aT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但若用公式a=△s/T=(s—s)/T计算a值,一般来说误差较大,它只是粗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一种方法.用v—t图象求加速度,可减小偶然误差.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