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敖氏伤寒金镜录

第三·中焙舌

书籍:敖氏伤寒金镜录 作者: 朝代:元(公元1341年) 专题:书籍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图缺)

【介按】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兼治也.

凉膈散

生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叶 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上一篇:第二·将瘟舌 下一篇:第四·生斑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