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缘法而治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又称“垂法而治”,即依法律条文治理国家。战国中期商鞅提出的法律主张。反映整个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春秋时,法家先驱邓析曾提出“事断于法”的主张,管子也认为法是“国之权衡”。战国初吴起要求“明法审令”,自上而下实行“法治”。至战国中期,商鞅明确提出“缘法而治”的主张。内容包括建立一套符合现实社会的法令制度,执法平等,认为自公侯将相到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皆应“从王令”。强调令出必行,信赏必罚以及重刑,以保障法律得以执行。战国后期,韩非将“缘法而治”思想发展为“以法为本”。主张对违法者不论其身份地位,一律绳之以法。此外,韩非还注意到应使法与舆论相一致,赏罚得当。“缘法而治”思想对封建官吏徇私枉法引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了封建法制的建设,但过于强调重刑的作用。

上一篇:援引刑 下一篇:缘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中山王刘胜怎么淫乱的 中山靖王刘胜贪恋美色
中山王刘胜怎么淫乱的 中山靖王刘胜贪恋美色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
夸父逐日:史上最早的'跑男'竟是他
夸父逐日:史上最早的'跑男'竟是他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之前,有多久之前呢?一直追溯要到中国远古的神话时代。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撵山
撵山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